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

当前速看:从满江红到社会化抚养到流浪地球,现代化的正义性在哪?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1-30 21:03:52

满江红是部我挺喜欢的电影,把故事张力落在官僚与小吏上是很棒的思路,也是国外难以复制的类型,这都是使它优秀的部分,但却又是一些人不愿去过多探讨的“术”,这批人相比戏剧性更注重主旨和内核,这种于无声处长精神的东西。

我觉得喜欢挖掘这些也挺好的,但总是如此,对于非相关职业者来说恐怕不好承受,所以我也只是简单说,我所理解的满江红之主旨是:认为这世上是有比生死、功名和一时理性都更重要的事的,并且不仅是对于个体的精神意义如此,对于群体、或者种群而言亦是。


(相关资料图)

这种思维,就目前人们对于理性和科学的理解来说,很难说是理性和正确的。

但对于这种思维,我其实是挺想了解督公会如何评价的,这应该会有很强的反差感。

督公是个妙人,可以类比作一个追求通过工业途径把自己塑造和解释为工业化优良产品的人。

一般人们喜欢把这种人的思维称工业党思维,把这种人称工业党。

工业党有个非常优秀的特质,实事求是。也有个不太好的特点,他们在历史上从来没能解决过他们认为必须由他们解决的社会问题,却依然能常常自信的认为,这不是问题;反而的,他们的一些操作却成为了遗留白左和民粹原因。

所以,我觉得督公544期说自己因为没看到许多的有效批评而感到有些不适应,应该的确是在为寻求价值批评不足而担心,并不是单纯的感性反应。

因为就这件事整体来说,如果批评和反对不足,《社会化抚养概论》这期就成了主要向没怎么深入考虑过这些的人的一次传道,此时如果再反对不够,水不够浑,深入讨论也不够,反而真的鼓起民意,那这不成了无心之举塑民粹了吗?

所以我认为这也是社会化抚养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社会化抚养可以推进,也应当推进,但不能作为被权威做出的,有推荐性的首选。

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探讨,还欠不同文化验证;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和现代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意味着我们就要顺着别人的路先冲出去看看再说。

是的,我认为,我们目前的工业阶是怎么搭建起来的,不论你采用什么样的说法去说,抄也好,改也罢,根本上还是别人的路;而顺着别人的路冲出去,终究还是别人的路,他们也停好久了,都急了还是看不到前路,但我们不见得也是这样,信息化后,现代化的转折到底在哪,还不确定,但我们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也还有可见的路可以走,不见得要跟他们一样,急着冲出去。

而且这么一反观,格局一打开,会发现主流化的社会化抚养也不过是个裱糊匠,当裱糊匠成为解决未来问腿的主流的时候,那估计向前也就难了。所以…咳咳,很难说实事求是的工业党人,是不是完全不在意人有时候就是会发生色令智昏这件事才会发生这件事的。

所以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其实我前面也说了,工业性和现代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不能拿工业思维解决工业问题,就像我们不能拿封建思维去解决封建问题一样,我们要拿工业思维解决封建问题,要拿现代思维解决工业问题。

那么现代性在哪呢?

我不认为我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知识、眼界和思维不会允许我存在这种能力,但是既然话题到这了,也总得给大家说出个一二三来。

那就说说早前吧,我刚下社会不得不给自己找点法子挣钱的时候,曾经寻思过服务业的价值定义,但可能是蠢夫更难无米之炊吧,这方面我没寻思出有价值的东西,最终却潦草得出现代性在生产力上可能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整合,关于这个思考过程我以往专栏也发过,虽然那时我对于智能意义的理解更浅薄些,但优点是比较好理解。

这个相关工业思维有什么触点呢?

工业党认为既然历史显示更复杂的工业发展就需要更庞大的工业人口,那么未来如果想发展更强的工业水平或者是维持相当的工业水平,就自然需要维持人口增长至少不至于断崖下跌。

也就是说,即使在工业党的逻辑里,他们也仅仅是依靠旧有经验来判断和施治的,而且这个逻辑还实在算很讲究。

现在我们不甚清楚人口与工业发展的主要联系,我们几乎只能混沌的将人口与工业发展成正比,我们甚至不能判定中国工业的加速赶超是否有部分信息化的影子,更没去判断到底是人口的什么东西,是人的哪些属性使人口成为维持工业的必须品。因为关于这些问题工业党也没说,他们可能也没法去仔细思考,现代的工业生产与他们那个时代到底有何不同,更不用说未来的了。

所以未来的工业化到底该如何维持呢?我们现在基于在这闲唠的前提,先不去认真讨论人口属性和工业解构的严肃问题,我们可以先参考科幻题材中一般是怎么解释这两个问题的,就拿最近的科幻里程碑流浪地球2来说,上面的解决办法是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及其次一级的实验品,数字生命。

这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肯定是难以实现的,即使是次一级的数字生命也看不到什么路子。

但是,虽然可以上传的数字生命是远的,由人们所扮演的数字公民却不是。

其实这就是一个可见的发展过程,如果在数字生命出现前,存在人们扮演数字公民这一必然的技术探索与管理的阶段,沉湎虚拟的数字生命派还会发展为,放弃现实乃至对现实造成足够威胁的问题吗?

进而在数字生命阶段,已经通过扮演乃至融入虚拟后的数字生命还会据盘刚刚诞生在虚拟当中的所谓强AI吗?一只数字生命婴儿罢了。

所以就未来的生产力和工业发展来讲,强调数字公民的数字化社会可能要比工业玄学的社会化抚养要好,而且相比辅导婴幼儿,更简单的虚拟技术,很可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必须有效的方向,因为纯粹现实的话,就像现在的问题一样,养老会是现实中永恒的难题。

好了可行性和实在分析也先就这样潦草了,接下来真的就是更想到哪说到哪,应该会更潦草了,现在再回头去看看满江红那个让个体觉得的比生死还重,并且能产生群体意义的东西。

这种东西它存在吗?是什么?是怎么产生效果的?

其实这种东西就是强感性推动下做出的理性抉择,是个人情感、是契约承诺、是被一些人唾弃的家国大义,是正在被现代性抛弃的部分人性。

这种东西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都是维持社会、家庭人际关系的纽带,但现在经过异化的自由正在不假思索的抛下这些。

人们开始认为婚姻自由不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选择,爱情当中不该过多的出现责任,家庭只是负担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孩子是社会需要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些都是可以成立的,但问题是,这样的群体只能是个抢劫群体,大家聚在一起完全是为了更好的抢夺别人利益,抢不到就散伙。人性?没有人性是我们的自由,我们彼此没有人性的人相互承认对方就够了,所以当大家都没什么好抢,开始不承认对方人性的时候,也就可以散伙了。

这样的自由是被虚无的资本和其带来的享乐所异化的,另外我今天也是第一次从这个方向开始考虑社会化抚养这个问题,所以想到哪就说到哪了。

其实鼓吹社会化抚养也是明显的此类问题,请注意这里说的是“鼓吹者”,他们的思路可能是“因为我的责任挤压了我的享受资源,所以我要抛下责任选择享乐。”如果鼓励社会化抚养,就是在鼓励人们这样想,就是民粹,就是在创造强盗社会。所以社会化抚养不可以是全面的,不可以是鼓励的,他只应该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补丁式角色,并且在未来较长时间都该是如此。

所以大部分工业党理解下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不用依靠不切实际的誓约和契约,仅靠彼此理性的欣赏或利益分配来获得对彼此的承认,但问题是,人家生产资源拥有者、为什么要欣赏你和你分配利益?你和另一个工业产品又凭什么彼此欣赏又分配什么利益?

这样社会即使不会出现如流浪地球那样的极端天灾,也会停滞在赛博阶段,因为整个社会的联系没了,大家自由的抢劫对方没注意到或者不够珍重的东西,然后等着自己创造出的怪物,把自己毁灭,这就是工业党不假思索的未来。

现代性是脚踏实地的群体发展和个人理性选择下的自由,而不是色令智昏下的人性循着自我组成坐忘道俱乐部。

我们现在还需要人们之间的各种非理性纽带来让群体走一段不算短的路,才能达到人人如龙的人间自在与解脱和冲破桎梏的自由。

本文系激情所作,所思所言越往后反而越如隔靴搔痒,口不择言,各位请放心输出。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