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子及种苗。自治区林业局供图
(相关资料图)
据了解
桉树种子并非是
广西首个“上天”的“天选种子”
早在神舟十四号发射时
柳州的洋紫荆种子
就曾在太空遨游半年
现已顺利出苗移植
长势良好的洋紫荆幼苗。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上天”只是航天育种的第一步
那航天育种究竟是什么?
成为合格的“太空种子”
需要经历什么过程?
什么是航天育种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更优良的作物品种。以前,育种只能在地面进行,直到现代航天科技发展起来,为诱发种子变异带来了可能。航天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如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上天”之后还要“入地”
航天工程系统复杂程度高、技术跨度大,荷载容量弥足珍贵。什么样的种子才能获得太空之旅的入场券?被选中的种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遗传性稳定,二是综合性状好,能够获得太空之旅资格的种子可谓“天选之种”。不过,种子“上天”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最繁重和最重要的工作是后续在地面完成的。据统计,一般种子在太空中的突变率仅为0.05%~0.5%,只有被宇宙粒子击中的“幸运儿”才会在返回地面后被挑选出来。以小麦为例,搭载回来的种子叫作“第一代种子”,要全部种下去,收获的种子再种下去,长出来的叫第二代,这才开始选长得“好”的种子。通过筛选,选择出第三代具有性状突变的植株,收获种子继续播种,目的是看这些突变性状能否真正稳定遗传。如此经历4至8年甚至更长时间,经多代筛选培育,以及风、虫、旱等严苛的考验,并得到权威部门审定的种子,最后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真正合格的“太空种子”。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