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绿豆汤、降暑药……这是海口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里的各种配置。据海南日报8月8日报道,海口目前已在城市商圈周边设置了100多个这样的“暖心驿站”,不仅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了小憩的好去处,也为城市注入了更多人文关怀。
事实上,这样的暖心举措在海口一直都有,并在不断升级。从早些年免费送冷饮的流动“爱心服务站”,到如今提供更多元服务的“暖心驿站”,变化肉眼可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由零星点位发展到广泛铺开,由流动摊点变成固定场所,数量在不断扩充、配置在不断升级、服务在不断优化,让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等广大户外劳动者热可纳凉、冷可取暖、渴了有水喝。这一杯茶水、一把座椅、一缕清凉,蕴含了无尽真情和暖意,让人看到了一座城市对户外劳动者的尊重和呵护,折射出城市的文明和温度。
城护民,民爱城。在这里,暖心服务直达户外劳动者,让他们工作间隙更舒心、更顺畅,归属感更强了。与此同时,户外劳动者也以更高的“主人翁”意识、更好的状态助力着城市的有序运转,使得街道更整洁、物流更便捷、交通更顺畅……从这个角度来看,一系列暖心服务也助推了城市品质和文明的提升。比如,在海口,众多外卖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群体,通过驿站中张贴的社区微信群二维码,加入基层治理,实时在群内反馈相关情况,成为城市突发情况预警员、城市管理监督员、困难群体服务员、文明安全宣传员等。在这一过程中,户外劳动者不仅是被服务对象,同时转变为“治理力量”。显然,在这座小小驿站中,户外劳动者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更为紧密,可以说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互动。
小驿站,传递城市温度,也考验治理能力。比如,如何在保障饮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适度惠及户外劳动者,避免浪费;如何确保相关设施的维护以及正常运转;如何确认进入驿站的人员身份,如果有非户外劳动者进入,该如何应对;如何管控同一时间进入驿站的人数,以确保服务站点的有序正常运行等,都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和规范的问题。
多一份关怀,就多一分温暖。户外劳动者作为城市的一分子,不避寒暑、无畏风雨,奔忙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理应得到社会各界更多呵护,期待更多如驿站一般的暖心服务,能够精准抵达每一位城市建设者。(李萌)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