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后,频繁出现煤价涨跌行情,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波动也越来越频繁。上涨时间最长的一次是13天,而上周的煤价上涨仅持续三天,本周煤价上涨时间更短,持续了一天。本周三,发热量5000大卡市场动力煤北港平仓价从前一天的950元/吨涨至960元/吨,上涨了10元/吨。周四就出现交投氛围冷清,成交偏少的现象,煤价上涨草草结束。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煤价反弹无力。
第一、环渤海港口持续高库存。年初开始,大秦线、张唐线运量充足,日均进港煤车保持高位;而环渤海港口遭遇连续三周的春节模式,煤炭调进高于调出,造成环渤海港口库存不断垒库,一度达到2800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200万吨。虽然二月下半月开始,下游复工加快,电厂日耗恢复,煤炭需求增加;但为时已晚,垒库容易、去库难。在环渤海港口装船加快,积极去库的同时,上游供应和铁路发运仍保持高位,叠加多次封航影响,促使环渤海港口除了秦皇岛港以外,其余港口存煤依然居高不下。北港持续高库存,下游用户可选择性增加,抑制了煤价反弹。
第二、中长协供应增多。主管部门号召重点煤企努力提升煤炭资源保障能力,提前做好冬季和春季采暖资源准备工作,做好煤炭稳价工作,不随意涨价,主动抵制哄抬市场价格行为,引导市场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主产区重点煤炭企业积极响应,一方面,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优先保证发电供热用煤需要。另一方面,顺利完成今年全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增加中长期合同签订数量,提高签订比例。今年,煤炭中长协比例进一步提升,可交易的市场煤份额被大幅压缩;年后市场平稳,无大涨大落现象。
第三、电厂采购多元化。
目前,终端电厂库存水平尚可,大部分电厂积极拉运长协,也有小电厂因长协合同签订量不多,部分采购市场煤做补充。华东某电厂业务部长介绍,进入用煤淡季,仅依靠单机运行,机组检修时间长达一个半月,暂无采购市场煤计划;若下月水力发电依然不及预期,可以按需采购市场货盘。此外,澳洲进口量增加,也促使原本市场上紧缺的高卡煤得到强势补充,遏制了低硫低水晋北煤价格反弹。部分电厂采购性价比优越的澳洲煤与低卡印尼煤配比燃用,收到良好效果。电厂采购的多元化,供应上得到充分保障,促使煤炭市场波澜不惊,国内市场煤价格上涨无力。
第四、国际煤价下跌。
虽然各煤炭出口国在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下,供应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印尼、蒙古国、俄罗斯等主要煤炭进口来源国均致力于新一年煤炭出口量的增加;而且,今年春节过后,澳洲煤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数量逐月增加。此外,随着俄乌冲突的逐渐常态化,叠加全球气候偏暖,预期中的能耗大幅增长现象并未出现,国际能源价格日渐平稳,基本回到了正常波动状态;而国际煤价也应声而落,对国内市场煤优势再显。
(本文章为榆林煤炭网独家,转载请标明出处,)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